它的修剪可分为疏剪和短截两种。修剪时要注意用专用的工具,剪口要保持平整,尽量减少对植株的伤害。其中疏剪在早春时进行,将萌发出的过多过密的枝茎剪掉,可使其更好的通风,透光,分布的更均匀,利于生长。短截是在抽出花茎后进行,可使其矮化,能更好的分枝。
它的修剪可分为疏剪和短截两种。修剪时要注意用专用的工具,剪口要保持平整,尽量减少对植株的伤害。其中疏剪在早春时进行,将萌发出的过多过密的枝茎剪掉,可使其更好的通风,透光,分布的更均匀,利于生长。
短截是在抽出花茎后进行,可使其矮化,能更好的分枝。
蜀葵修剪时可分为短截和疏剪。其中短截通常是在春季抽出花茎之后进行,可促进分枝生长,还可矮化,提高观赏性。
疏剪在早春萌芽之后,将萌发的过多过密的枝茎及时梳理掉,可增加透光通风性,使枝茎能够分布的更均匀,后期长势也会更好。另外,主要修剪时要用专业工具,剪口芽平整。
扦插繁殖法也是蜀葵常用的繁殖方法,一般会用在优良品种的繁殖上,繁殖时间比较方便,花后至冬季均可进行。主要方法就是取蜀葵老干基部萌发的侧枝作为插穗。
长约8cm就可以了,插在沙床或盆内都可以,但要注意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湿,并置于遮荫处直至生根。如果冬季前后给扦插繁殖的蜀葵加温,可以加速新根的产生。
蜀葵的栽培技术
播种季节
8、9月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,次年开花;春播,当年不易开花。播种后7天出苗,入冬稍加覆盖防寒。
依蜀葵种子多少,可播于露地苗床,再育苗移栽,也可露地直播,不再移栽。南方常采用秋播,通常宜在9月份秋播于露地苗床,发芽整齐。而北方常以春播为主。蜀葵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,正常情况下种子约7天就可以萌发。蜀葵种子的发芽力可保持4年,但播种苗2~3年后就出现生长衰退现象。露地直接播种,如果适当结合阴雨天移栽,既可间苗,又可一次种花多年受益。
蜀葵的分株在秋季进行,适时挖出多年生蜀葵的丛生根,用快刀切割成数小丛,使每小丛都有两三个芽,然后分栽定植即可。春季分株稍加强水分管理。
扦插花后至冬季均可进行。取蜀葵老干基部萌发的侧枝作为插穗,长约8厘米,插干沙床或盆内均可。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进行保湿,并置于遮荫处直至生根。冬季前后应在床底铺设电加温线,以增加地温,可以加速新根的产生。
土壤要求
蜀葵喜凉爽气候,忌炎热与霜冻,喜光,略耐阴;宜土层深厚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。
盆栽技术
浇水
蜀葵栽植后适时浇水,在开花前结合中耕除草追肥1-2次。植株一般4年更新一次。
移植
蜀葵栽培管理较为简易,幼苗长出2至3片真叶时,应移植一次,加大株行距。移植后应适时浇水,开花前结
合中耕除草施追肥1至2次,追肥以磷、钾肥为好。播种苗经1次移栽后,可于11月定植。
施肥
幼苗生长期,施2-3次液肥,以氮肥为主。同时经常松土、除草,以利于植株生长健壮。当蜀葵叶腋形成花芽后,追施1次磷、钾肥。为延长花期,应保持充足的水分。花后及时将地上部分剪掉,还可萌发新芽。
采收
盆栽时,应在早春上盆,保留独本开花。因蜀葵种子成熟后易散落,应及时采收。栽植3-4年后,植株易衰老,因此应及时更新。
保持纯度
另外,蜀葵易杂交,为保持品种的纯度,不同品种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间隔
1、土壤
蜀葵对于土壤的要求并不高,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养殖,如果是排水性能良好的疏松肥沃土壤更好。
2、光照
蜀葵喜光照,平时可以放在能直接接触日照的地方进行养殖,比如阳台等地。但要注意如果是在夏季,这种较为极端的光照条件下,要为蜀葵进行遮阴。
3、温度
25℃-30℃是最适宜蜀葵生长发育的温度,虽然蜀葵是耐寒植物,但在环境温度低于17℃的时候,它的开花就会受影响,所以要尽量为它营造适宜的温度环境。
4、浇水
蜀葵可以遵循少量多次的浇水原则,尽量保持培土的湿润度,但一定控好量,避免积水的产生,以免影响植株生长发育。在蜀葵处于生长期时,可以增加浇水的频次,以促进其生长发育。
5、施肥
处于幼苗期的蜀葵适宜用液肥浇灌,氮肥为佳,生长时期施一到两次就足够了。而当植株上长出花苞后就可以换成磷钾液肥,同样一到两次的施加就可以,不要多施或少施。
6、修剪
可以在春季的时候对蜀葵做适当的摘梢处理,主要是对主干操作。还可以适当剪除病弱枝和长势不佳的叶片,使它更好地进行生长。
7、病虫害防治
蜀葵容易被红蜘蛛侵害,所以要及时关注植株的生长状态,如果发现有虫害要及时处理,必要时要用药物治疗。
种植蜀葵可以采用播种的方法,播种繁殖时需要挑选颗粒饱满的种子,再将种子放进温水中进行催芽,然后即可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的播撒在土壤上,并且需要每隔三天浇一次水,使盆土湿润,等待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蜀葵就能生根发芽了。
1.
蜀葵可以剪枝。蜀葵修剪可以分为疏剪和短截,它们两者修剪的目的不一样,都可以使蜀葵修剪的比较美观。
2.
蜀葵修剪可分为疏剪和短截,疏剪在早春其萌芽后进行,植株高25cm左右进行,根据植株萌芽量的多少结合观赏要求,将萌发过多的枝茎进行疏剪,以使整个植株处于通风透光,枝茎分布均匀的状态,后期长势也会更好。短截一般在春季花茎抽生后进行,不仅可促使枝茎分枝,还可使其矮化。同时在修剪的时候要用专业的修剪工具,这样修剪出来的剪口平整,看起来也是比较美观的。
光照:蜀葵喜好阳光充足的环境,耐半阴。平时养殖应该把蜀葵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,接受阳光照射。
2.温度:蜀葵耐寒,入冬地上部枝条枯萎死掉,但地下宿根在露地可目然越冬,来年再萌新芽。在华北地区可以安全露地越冬。蜀葵生长温度为25℃—30℃,开花期适合温度26℃—28℃,月均温度低于17℃影响开花,夜间温度低于14℃生长不良。
一、露地栽种蜀葵的优势
虽然一些矮种的蜀葵也可以在植盆中栽种,但选择露地栽种更有利于蜀葵的生长——
1、根系拥有了充足的生长空间:蜀葵的根系比较发达,根部生长较快,如果使用一般的植盆栽种,其根部很容易因生长空间受限,而无法尽情地舒展,从而影响植株对水肥的吸收。
2、植株得以持续地补充微量氮肥:植土内有部分的固氮微生物,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换为能够让植物吸收的氮肥,所以露地栽种的蜀葵会有持续的微量氮肥补充,施肥时可以少施一部分的氮肥。
3、土质保持微酸特性不易恶化:露地栽种时,蜀葵生长所需的水分有一部分来自于天然的雨水,雨水具有中性偏微酸的特性,是包括蜀葵在内的大多数植物最理想的补水种类。有时在雷雨天,雨水中可能还含有一些硝酸根或亚硝酸根离子来为植株补充氮肥,而且偏酸的特性还不易让植土返盐碱。
二、地栽蜀葵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?
1、依据种植地点选择品种
大家常见的蜀葵类型为成株后可达1米以上株高的高杆型蜀葵,这也是我们常在社区绿地见过的那种。若受光条件好的话,甚至可以长到3米以上。而另一种,是一种矮种型蜀葵,成株后株高在80公分左右。虽然花量受株高限制可能比不上高杆型蜀葵,但是这种蜀葵是园艺师通过现代技术培育的新品种,有许多复瓣品种,所以盛花期的开放效果并不比高杆型蜀葵的差。
对于家有庭院的花友来说,高杆型蜀葵适合栽种在庭院的边缘处,用来点缀围栏或做格挡之用;而矮种型蜀葵适合在庭院的一处成片栽种,盛夏时节成片的繁花分外夺目。
2、依据植株高度疏松土壤
虽然露地栽种的优势多多,但种植蜀葵之前,植土还是要进行疏松的,以保证土壤的含氧量以及蜀葵根部的活力。土层的疏松范围一般在40公分左右。疏松深度视蜀葵的品种而定:独株高杆型栽植的土层深度在40-50公分就可以了,而矮种型土层的疏松深度稍浅一些,在30-40公分就可以。这些直径和深度范围基本上就是各型蜀葵的根系舒展范围,当然了,疏松的越深越广也是没问题的。另外,松土时注意将其中的石块和砖瓦捡拾干净。
3、依据植土肥沃程度添加基肥
疏松好植坑里的土壤之后,可以坑底或坑腰部位预埋些豆渣、麻饼或鱼肚鸡肠等厨余垃圾来沤肥。因为蜀葵常见育种方式为播种,从播种到成株还得需要一段时间的。随着植株的逐渐长大,这类生肥也会逐渐被沤制成熟肥,当植株根系发育到可以触及这些沤熟肥的时候,便能为植株后续生长及开花供肥了。特别是采用的植土本就不甚肥沃时,这个方法可以为植土添加额外的肥份。
心达苗木 滇ICP备2024020316号-172